春季传染病的临床表现...
春天到了,万物复苏,春意盎然。
初春时节,天气时冷时热,加上细菌、病毒开始活跃起来,春季堪称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了。
尤其是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儿童,一旦接触传染源,很容易感染病发。
流感、荨麻疹、水痘等儿童常见春季传染病也在这时来凑热闹了!
不同传染病的临床表现是怎么样的?
怎样科学有效预防?
1、流行性感冒
病因与病症:
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所致急性呼吸道传染病,主要通过飞沫传播,具有高度传染性。一般分为甲、乙、丙三大型以及若干亚型。潜伏期1~3日,主要症状为发热、头痛、流涕、咽痛、干咳,全身肌肉、关节酸痛不适等,发热一般持续3~4天,也有表现为较重的肺炎或胃肠型流感。
预防措施:
1.饭前便后、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,打喷嚏、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,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。
2.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,是最简单、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。
3.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,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。
4.积极参加体育锻炼,多到郊外、户外呼吸新鲜空气,每天锻炼使身体气血畅通,筋骨舒展,增强体质。
5.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,易被忽视,因此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,特别是有发热症状,应尽早明确诊断,及时进行治疗。如有传染病的情况,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,以免范围扩大。
6.春季传染病虽然种类繁多,但只要我们重视预防工作,做到早发现、早隔离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就可以有效地阻断传染病的流行与传播。
2、手足口病
以发热和手、足、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。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中枢神经系统、呼吸系统损害,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,容易发生死亡。
1.饭前便后、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;看护人接触儿童前、替幼童更换尿布、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。
2.婴幼儿的尿布要及时清洗、曝晒或消毒;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,居室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。
3.婴幼儿使用的奶瓶、奶嘴及儿童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、消毒;不要让儿童喝生水、吃生冷食物。
4.手足口高发期,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、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,避免接触患病儿童。
5.儿童出现发热、出疹等相关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。
6.患手足口病居家治疗的患儿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,以减少交叉感染;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,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。
3、咳嗽
咳嗽是上呼吸道感染最常出现的症状之一。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。虽然有其有利的一面,但剧烈长期咳嗽可导致呼吸道出血。
1.增加室内的湿度,注意让孩子多喝水、多休息。
2.如果咳嗽非常剧烈,应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服药。
3.如果因咳嗽难以入睡,可以适当抬起孩子的头部,可以有效缓解咳嗽的症状。
预防工作:
1.做好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工作。
2.如果咳嗽是由暂时的刺激(如花粉)引起,应立即阻隔与刺激物的接触。
3.食用梨和萝卜对咳嗽有一定的预防功效。
温馨提醒:
由于咳嗽其实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,所以如果咳嗽不是特别严重可以等其自愈。
春季防病通用建议
儿童春季常见传染病
1.适时增减衣服要遵循"春捂秋冻"的古训,气温刚刚回升时,不要急于给孩子减衣,气温骤降时,要及时添衣。2.注意卫生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,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,阳光充足。要勤晒被褥和换衣裳,尽量不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告场所。3.合理膳食日常膳食中,除吃适量鱼、肉、鸡、蛋外,应多吃些乳、豆制品、蔬菜和水果。要科学地为孩子添加辅食。4.充足睡眠保证孩子充足睡眠,既有利于孩子生长发育,又有助于免疫力的提高。5.加强室外活动让孩子到室外活动,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、提高免疫力;同时阳光的照射能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。6.计划免疫要按计划对孩子及时进行预防接种。
1.适时增减衣服
要遵循"春捂秋冻"的古训,气温刚刚回升时,不要急于给孩子减衣,气温骤降时,要及时添衣。
2.注意卫生
要经常保持室内清洁,开窗通风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,阳光充足。要勤晒被褥和换衣裳,尽量不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告场所。
3.合理膳食
日常膳食中,除吃适量鱼、肉、鸡、蛋外,应多吃些乳、豆制品、蔬菜和水果。要科学地为孩子添加辅食。
4.充足睡眠
保证孩子充足睡眠,既有利于孩子生长发育,又有助于免疫力的提高。
5.加强室外活动
让孩子到室外活动,能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、提高免疫力;同时阳光的照射能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。
6.计划免疫
要按计划对孩子及时进行预防接种。